蘇報訊(駐吳江區首席記者 王英 通訊員 盛晨瑩)全市首個健身行業預付式合同示范文本在吳江推出。該合同文本對健身卡辦卡種類、計費方式進行細化,相對均衡設置了簽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,同時設專條明確違約責任,對退費事宜及爭議處理解決方式進行了約定,進一步規避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消費糾紛和消費陷阱。
日前,市民吳愛民在吳江力康之星辦理了為期兩年的健身卡?,F場,力康之星相關負責人與吳愛民簽訂了一份《吳江區體育健身行業預付式消費合同》,這也是蘇州市首份“體育健身行業預付式消費合同”。該合同的簽訂不僅有效保障了消費者與商家雙方的權利和義務,還成功解決了“標的小,成本高”的維權難題。
“預付式消費”是近年來不少行業推出的消費運營機制。該機制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,也帶來了商家卷款跑路、違規收費、霸王條款、拒不退款等的問題。體育健身行業也是預付式消費運用比較多的行業。記者了解到,去年吳江文體旅局受理的1600余起行業相關投訴中,體育健身預付卡投訴達1100多件,涉及金額371.8萬元,最終以退款方式解決糾紛的僅占一成。
為規范“預付式消費”,吳江區文體旅局與蘇州大學法學院合作,歷時4個多月,經過幾輪調研,在充分征求企業、消費者、政府相關部門意見后,在“3·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”到來之際,在吳江推出了健身卡預付式合同示范文本。
示范文本以目前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為根本遵循,參考了全國主要省市(區)的健身行業合同樣本,對提供服務方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,包括提供營業執照名稱、統一社會信用代碼、組織形式、聯系人與聯系電話、服務內容、計費方式等,方便消費者查詢機構資質、經營狀態,進一步規避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消費糾紛和消費陷阱。
同時,合同充分考慮、明確表述、相對均衡設置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,設專條明確退費程序、違約責任及額度,明確爭議處理解決方式。尤其是關于“仲裁費、訴訟費和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”的約定,成功解決了“標的小,成本高”的維權經濟賬,提高違約成本,降低維權成本,鼓勵守約方主張合法權益。
截至15日,吳江區已有106家健身企業承諾使用合同示范文本。
“接下來,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和深化預付消費合同的創新和探索,并進一步推廣使用規范合同,在為廣大群眾消費安全保駕護航的同時,倡導理性消費,有效化解消費糾紛,從而優化體育行業高質量發展生態。”吳江區文體旅局市場管理科科長馮居謙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