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盧迎春
當前,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,蘇州也再次出現本土感染病例。見招拆招,蘇州各地第一時間全面激活疫情應急處置指揮體系,壓實防控責任,全面梳理復盤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,加大一線督促檢查力度,從嚴從緊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。
疫情防控是蘇州當前的頭等大事、重中之重。全力以赴迅速撲滅本次疫情,不僅需要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、全面緊張起來,更需要在強化疫情形勢分析研判的基礎上,緊盯防控工作的各個環節,強弱項、補短板。說到底,就是要讓疫情防控的力量更聚焦、處置更果斷、措施更高效。
“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”是總策略,“動態清零”是總方針,但疫情形勢嚴峻復雜,做好統籌協調讓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緊密有序,兼顧經濟社會發展正常運轉,這是很大的考驗。迅速撲滅疫情需要爭分奪秒,需要下最大決心采取最堅決最果斷措施,一方面要以最快的速度判定和管控風險區域風險人員,把密接、次密接、時空伴隨者找出來、管起來,確保應隔盡隔、應隔快隔;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扎緊外防輸入的關口,落細落實“兩站一碼頭”、交通卡口、境外隔離點等重要點位的管控措施。
要讓各項管控措施緊起來、嚴起來、實起來,但管控不意味著經濟社會的停擺,只是通過加強對社會面的防控讓全社會慢下來、重點地區靜下來、風險地區停下來,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,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。很顯然,經過對前期疫情形勢的梳理復盤,我們對疫情防控有了更清晰的思路——疫情防控既要“快、緊、準”,又要“慢、靜、停”。事實上,二者并不矛盾,只是相對于不同場景的不同表達而已,或者說也是手段與效果的關系。疫情防控措施一定要從快、從緊并實現精準,目的就是科學實現社會面管控,視疫情的風險程度來統籌“慢、靜、停”的節奏。
疫情之下是非常時期,疫情防控是頭等大事,是我們做好全部工作的前提和基礎,該控制的節奏一定要控制,但這并不妨礙通過統籌分出輕重緩急來。“慢、靜、停”區別對待,對社會面管控的分層同樣體現了精準,就是要讓防控力量更聚焦、處置更果斷、措施更高效。避免“一刀切”,實現防控措施和防控要求的精準,這樣在確保疫情防控有序有效的基礎上,可以更大程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,為統籌協調推進防控與發展“雙勝利”贏得更大的空間。
當前疫情形勢發展很快,疫情防控需要搶抓黃金窗口期,動作更迅速、措施更果斷、責任再壓實,用嚴而又嚴、細而又細的防控措施切實筑牢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。各地各部門要扛起責任,全力以赴、攻堅克難,社會、企業、個人也要各司其職、盡心盡力,匯聚起共同戰疫的磅礴之力,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。